日期:111年09月17日
時間:晚上 19:00~22:00

地點:東港鎮 東港國小
參與成員:10位

  • 本場講座分享者:王立皓(共和新村眷村二代)
  • 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 主任
  • 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洪瓊瑛 專員
  • 宅森林 • 種子盆栽:王財仁、鄭麗燕 講師
  • 東港宅森林勤學社團:王昭雄 社長、王秀琴 社員、黃意玲 社員、陳泳綺 社員
  • 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黃文和 志工(紀錄)

文字全紀錄

本場邀約長期投入為東港鎮共和社區的保留努力發聲的王立皓老師來為我們分享他在共和社區成長、生活的經驗,王老師是外省第二代、也是土生土長的東港人,小時候最早是生活於東港延平老街上、後來舉家遷移至共和新村,因此對於東港老街以及共和新村的生活樣貌皆有相當的了解與印象,又因為父親於軍中申請退役後便開設起照相館,也影響了王老師日後益走向以攝影為業一途。

王老師提到,原本人生規劃並非留在東港,因此當初收到共和新村要拆遷的訊息時,人在台北的他毅然決然的決定返鄉回到共和新村,一方面努力的為著共和新村的保留積極奔走、發聲,另一方面也藉由自己的專業為共和新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紀錄。
在整場講座過程,王老師談到在共和新村中最深的記憶就是美食,由於眷村匯集了來自中國不同省份的住民、甚至因以前的時代眷村中許多老兵亦有娶原住民為妻的情況,所以眷村裡基本上算是一個小型的民族大熔爐,內部更沒有甚麼省籍之分,最特別的即是,幾乎家家戶戶的美食皆會相互分享,因此自小即對許多省分的美食有著極深的印象與記憶。也因此,他談到極為深刻的一件觀察是:『文化即生活』,所謂的『眷村文化乃是其中有著眷村生活』,並提醒到現今多數人皆把『日式建築聚落保存』視為『眷村文化保存』,其實是不對的觀念,日式建築聚落以外型而言,其實是日本文化建築的保存,會有所謂的眷村文化主要是在時代的脈絡下,多數的外省老兵被配置到這樣的聚落空間生活,而這種生活才帶來的所謂的『眷村文化』。

最後王老師另亦提到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東港共和新村原本是海埔新生地,因此日本人在規劃建村時十分注重水土保持,家戶更設有極為特殊的濾水槽池(分層排水),尤其東港經歷了幾次的大淹水,共和新村卻不曾淹水過,尤其有趣的是,以前東港只要下大雨、民眾怕會淹水時皆會把家裡所養的雞豬牛羊等待過來共和新村,現在則是變成把車開過來,時代的變化在這種有趣的改變中亦可略窺一二。

然而前幾年共和新村的旁邊蓋起了高樓大廈,隨即沒多久共和新村許多老樹不是枯死便是莫名的倒塌,經過仔細的觀察後發現,原來是因為蓋大廈時為了防止地下水層(大廈需要打擊深的地樁)為讓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因此會拼命的將地下水層抽乾,而原本作為含水量極高的海埔新生地因地下水層被抽乾與抽空,老樹因其根無法獲得原有地下水分的滋養,便因此紛紛枯死或倒塌。王老師也從其中提出問題反思,我們眼中現代化的建築技術或者更進一步的說,現代化的開發與發展,真的對人們的生活更好與更有幫助嗎?

最後,他亦提到最近已經與軍方簽訂同意書並準備搬遷事宜了,長期的抗爭確實也讓他身心俱疲,但是他覺得自己曾經努力過,而他也希望未來政府能夠用更高層次的視野去看待文化的保留,其一是,具體的空間消失了就很難再回來,所以有沒有可能先將空間留下來再慢慢地思考我們如何去創造不同的環境以吸引人才回流;第二是,空間與建築並不代表文化,唯有結合了在其中生活的人才是完整的文化保留,所以要保留文化更應該思考如何留住在這空間生活的人與其生活習性及脈絡。

 

現場觀察

王老師拋出的『文化即生活』引起了現場參與師生的熱烈討論,尤其延伸到目前許多縣市在推動『日式聚落』的保存以及再利用時,許多幾乎都是訴求眷村文化的保留,但是走進其中除了『印象』應該是屬於『眷村』的建築聚落外,卻很難看到『眷村生活文化』的蛛絲馬跡。亦有老師提出,但是若目前『共和新村』還依然存在,在社會變遷所造成的許多居民搬離與出走現況下(共和新村高齡化),如何去讓共和新村仍持續不斷的保留著眷村生活與文化呢?

我想這樣的文化議題確實是多元而複雜的,當然王老師也認同即使空間保留,仍有極大的努力要做,但他也強調空間一旦不見就注定文化的消逝。不過這場次確實是令人感到感傷、卻也令人極為省思的一場講座,但也必須感到慶幸的是,來到這系列共學工作坊的講師、志工及學員,確實也積極地透過這過程的參與學習,想為家鄉做些甚麼並留下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