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1年07月18日
時間:晚上 19:00~21:30

地點:東港鎮 東港國小
參與成員:14位

 

  • 本場講座分享者:蘇煌文(小琉球全德國小 輔導組長/日木水巷工作室 負責人)
  • 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 主任
  • 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洪瓊瑛 專員、林健正 志工
  • 探討六十甲子籤詩的玄機、戲說籤詩戲齣:項明福 講師
  • 用手機記錄生活:鄭中信 講師
  • 東港古箏:吳淑蕙 講師
  • 宅森林懃學、服務社團:王昭雄 社長、鄭枝益 社員、王秀琴 社員、謝芷娟 社員、黃意玲 社員
  • 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黃文和 志工(紀錄)

文字全紀錄

本次邀約到的蘇煌文老師本身是東港在地子弟,並且是東港地區國小老師,自返鄉後由於對於地方文史的關心因此長期投入推動在地文史調查以及成立日木水巷工作室並於多年來申請相關社區營造計畫,希望能夠透過計畫資源的協力推動為東港的文史工作盡一份力。而屏南區社區大學與蘇煌文老師的相識亦已有十多年的時間,除了早期於社區營造工作的協力外,更曾於2015年與蘇老師的日木水巷工作室合辦過一場為期兩天、借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區場地的『東港迎王文化論壇』,本次再度邀約到蘇老師的分享亦是延續前述之共同合作緣分。

由於知道蘇老師長期以來投入對於地方文史的研究,所累積的資料亦不少,但本次邀約蘇老師的目的除了希望就蘇老師現有研究資料進行分享外,更重要的是想了解蘇老師作為一個在地子弟、尤其是公教人員的身分,為何願意長時間的投入自己的經歷來做地方文史調查與資料累積的事情,而蘇老師的回應是,由於從小生活在東港這個地方,對於自己的家鄉有著一份使命感,而且觀察到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裡,由於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導致東港原有的許多文化儀式或者生活中的曾存在的現象逐漸改變消失,讓他更感到如果不把這些東西或者生活文化給紀錄保存下來,未來一代或許會因為看不到而不了解東港的過去進而對於現在的生活與未來的發展失去在地生活依據的參考。

分享過程中最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原本蘇老師是在東港鎮的海濱國小擔任老師,由於位在琉球鄉的友人近年來也發現小琉球的許多祭典文化已逐漸消失改變,因此一直希望蘇老師能以他多年投入文史調查與記錄的專長協助記錄保存,蘇老師因此亦於去年度申請調至琉球鄉的全德國小服務,並期待自己在退休前能夠好好地為小琉球地區相關的宗教文化與地方發展過程進行相關的調查與記錄。

在與蘇老師的對談中可以發現,對於長期投入地方文史調查的工作者而言,藉由這樣的過程所想要達到的不僅是相關紀錄與資料的保存,更期待的是藉由這樣的資料去進行一種對於下一代的『傳遞轉譯』,並藉由這樣的『傳遞轉譯』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能夠確切的理解自身為何而來?資源與優勢為何?並能夠清楚的理解自身的條件進而能夠肯定自我並尋找出持續生活發展的最佳道路。

 

現場觀察

  1. 蘇煌文老師以後寮溪流域為主要脈絡,並進行了自身生活經驗、相關文化歷史的分享,這樣的生活經驗佐以歷史文化資料的分享方式,引發了現場參與者不斷的進行自身生活經驗的分享熱情。
  2. 用手機紀錄生活班的鄭中信講師於會後提到,目前已累積了許多豐厚的調查資料,而一般的訪談似乎也都只能訪談蒐集到較為淺層的文史資訊,以蘇老師的經驗而言,是否能提供建議突破這樣的困境;蘇老師則以自己於分享中的案例提到,也許可以鼓勵學員是油漬生在地生活經驗的分享書寫出發,並鼓勵學員分享自身對於地方的觀察,透過這樣的芬是讓調查記錄跳脫以往的調查模式,而更能記錄下多元豐富的在地生活故事。
  3. 持續第四次的工作坊現場,除了因有要務而無法前來的講師外,不管是講師或者志工皆是長期持續參與,亦由一開始較為沉默(第一場迄今)的現象而開始投入討論與分享,可見得這樣的工作坊設計確實對於參與者有相當高的吸引力(持續參與),亦能夠開始擾動參與者對於地方紀錄的認同及關心。